请选择分类 分类

江苏大丰:用大科技描绘智慧农业

2018-10-29 14:45:26 1258   管理员

                                                                          

31.jpeg


俗话说,思路一变天地宽,方法一改成效显。大丰人深知,现代农业是一个永不衰退的行业,特别是当融入了“大科技”,农业发展则倍显勃勃。

  大科技的融入,让农业产品更具“含金量”,品质和质量更契合消费者需求。韭菜是农村常见的经济作物,而许多韭菜种植户深谙农药残留之苦,曾有过“韭菜当草割,价贱无人要”的切肤之痛。而在南阳镇金色阳光农业示范园,小韭菜不仅身价翻倍而且常年供不应求。负责人陈正东说,园区与科研院校一起培育种植的“萌香草”牌韭菜,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了防虫网遮盖、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生态生产新技术。这里出产的韭菜完全无农药,而且产量超高,市场平均售价比普通韭菜高出10%左右。在金色阳光,除了种植韭菜之外,还设立了柿子、辣根等多个特色种植功能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这里扎根落地,亩种植效益突破了8500元。该园区还创办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质量溯源机制,消费者扫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每一棵蔬菜的生产全过程。

  大科技的融入,让农业生产分工更加精细、收益更加突出。川东农场是我国第一个应用现代集成技术从事生态农作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在这里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得到有效连接。比如种植业产出剩余的秸秆,可以肥田利用。猪粪经过专门的设备处理后可进行沼气发电、沼液管道还田。玉米芯、米糠、棉籽壳等用作食用菌生产的基质材料,菌渣可实现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干粪、秸秆、草木灰等都可生产有机肥。目前,川东农场的农业废弃物已经实现了100%循环利用。大农业内部实现了三维循环,应用微生物技术和废弃物处理技术达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最终实现了农产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以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科技的融入,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春蚕、夏蚕、中秋蚕、晚秋蚕,大丰当地蚕农一般一年最多饲养4期蚕,而草庙镇沿河村蚕农刘南峰一年可养7期蚕。听专家话、享科技福、走致富路,是刘南峰干劲十足的秘诀。刘南峰在大丰区蚕桑站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错时多季养蚕的探索。7期养下来,一亩桑园的效益要比普通的桑园提高30%以上。此外,刘南峰还创新桑园管理,除了能满足养蚕需求,桑园还成为鸡、鸭、鹅等畜禽养殖的乐土,创造的额外效益也相当可观。在我区,随着一批重点技术攻关、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科技实用化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智慧农业发展亮点频现,每个镇区都建有智能农业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