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 09:52:35 1522 管理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成为其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责任重、意义大。”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章力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备受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章力建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将助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存在
近年来,我国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从各种渠道直接进入,使农产品流通渠道及其源头难以溯及,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章力建告诉记者。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管也有待加强。”他说道,“由于缺少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应监管,以及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不规范的施用,在一些地区造成了农田土壤、灌溉水、农区大气在内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立体交叉污染。”
章力建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的数量较少,农产品安全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千千万万生产者和经营者很难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生产和经营,亟须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农户经营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进行衔接,无法满足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进一步将区域内经营主体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较大范围和较高层面上有效地结合,才能在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方面都优于传统农户。”章力建指出。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缺失问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他表示,“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制假售假、违规使用投入品、非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质等问题仍然存在。”
“互联网+”提供科技支撑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章力建建议,以“互联网+”为抓手,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建设,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质量追溯信息系统、风险预警评估信息系统以及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信息系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在职博士研究生郭雷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有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方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以及农产品的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比如,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标准化控制和管理;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以及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等。”郭雷风说道。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利用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部与省厅两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将现有的例行监测工作信息化。
“构建高速传输和泛在互联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采集网络,对全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郭雷风说,“可实现监测方案在线编制、监测任务快速下达、检测结果快速上报、监测结果快速分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决策信息采集、技术支持、安全消费指导等服务。”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方面,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采集和汇总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研究基于大数据理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评估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按行业类别、信息来源、涉及范围、危害程度等内容进行初步识别,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等级,对事件造成的损失等进行评估。
统筹协作 全面推进
除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外,章力建还建议各主管部门应认识到“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协作,全面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
“首先,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整合涉农部门已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规划和成果,制订‘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确定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章力建指出。
其次,他建议,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产、学、研相结合,针对传感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做好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
章力建认为,有关部门应共同组织建设和完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网络和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系统、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我国“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总体能力。
最后,加快实施“互联网+”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
要为全面提升我国“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好基础和创造条件,就要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章力建还建议,积极推动智慧农民云平台建设,研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在线课堂、互动课堂、认证考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
下一篇:“农业+光伏”成为新兴产业模式